【团队工作】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團隊工作

拼音

tuán duì gōng zuò

怎么读

【团队工作】的意思和解释

【团队工作】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团队工作(team work )

目录

定义

团队工作(team work )指的是各自拥有特殊专长的一群人在一起工作,为了共同的目标,透过沟通、合作与结合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责任进行各自的决策,据此进行计划、决定行动,进而影响未来的决策(Brill, 1976)。学校辅导工作,诚如上述,已非单一专业能胜任愉快。首先,学校本来就是一个大团体,有人说学校是个大家庭,有人说学校是个小社区,不论如何,学校是一个正式的社会体系是无庸置疑的。学校各部门的分工自主性非常高,各个次体系如果不能团队运作,很容易沦为各自为政、本位主义,绝对带不动大团体的运行。其次,学生的需求与问题是多面向的、问题的成因是多因素的,因此需要多机构、跨专业的协助。学校是个需要团队合作的地方,不只是教学,辅导也是如此。其实教学、训导、辅导本是一个完整教育活动的不同面向与过程。本书主张学校辅导工作是一个团队工作,称之为学校辅导团队。

内容说明

依上述团队工作的定义,可以看出团队工作具有四个要素,这也正是学校辅导之所以要以团队工作的型态出现的理由。

(一)团队是一个团体

如同一般团体,学校辅导团队也是一个团体,每个参与的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来自不同的部门,在团体中承担压力,运作力量。这些来自各自组织的成员组成一个新的系统,在团体中产生交互关系,维持一个动态的均衡。团体中任何一个成员的行动改变,必然导致团体中其他成员跟着回应改变,而这个团体也将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其他系统进行互动。除非是小型学校,否则一个学校的辅导工作如果只由一个辅导人员担任,他必定是孤单的。在学校中,即使是再怎么小型的学校,辅导教师也不可能只靠自己一个人就能把辅导工作做好。辅导室得另置具有辅导专业知能之专任辅导人员若干人及义务辅导员若干人。亦即,如果经费足够,学校是可以聘具有辅导专业知能的专任辅导人员,以补辅导教师之不足;如果经费不足,也可聘任义务辅导人员协助。这里所谓义务辅导人员,指的是辅导志工。其实聘辅导志工根本无须入法,那是学校的权责。就算学校招募辅导志工,也算是个辅导团队。更何况,任何助人的工作,学校辅导也不例外,都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助人的网络工作(helping network )。亦即,由行外或非正式服务系统(lay/informal service system)、准正式服务系统(quasi-formal service system)、正式服务系统(formal service system)、组织间关系(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所组成(Warren, 1981)。所谓非正式服务系统,指的是学生的家人、亲戚、同学、朋友、邻居等。这些人都可能被动员来界定问题、转介、提供直接的协助,例如,经济协助、物资提供、住宅安置、劝告、心理支持、家务协助、安全保护等。准正式服务体系包括自助团体、志愿组织、社团、教会、社区团体等。他们也提供物质资源、经济协助、住宅安置、心理支持、劝告、家务协助、安全保护等在地的服务。有时这些组织有半专业的助人工作者,如牧师、长老、干部等。正式服务体系又称专业服务体系,指的是学校辅导室、社会福利机构、社区心理卫生中心、一般医院、精神医院等。至于组织间的关系,就是指多机构(multi-agency)的服务关系,如转介、资源结合、合作提供服务、技术支援、结盟等关系。再单纯的个案也一定会涉及案家的家人、亲戚或是朋友,这些人成为辅导工作的非正式协助体系。辅导教师与这些人在一起工作,也是一个团体。只是辅导团队形成的团体成员,会随着学校的组织与所处环境而有所变动。

(二)团队是不同专业的个人所组成

如本书各章节所讨论的学生适应问题,几乎都是多因素所形成的多面向问题,涉及不同的法律规定,必须由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业协助。例如,因父母婚姻暴力而涉及目睹家庭暴力创伤,通常婚姻暴力有高比率合并儿童虐待,其所造成的学童适应问题,就需要辅导教师、导师、学校社会工作师、社会局家庭暴力防治中心的社会工作师、社会局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师、精神科医师、心理谘商师、警察、法官、医师、医院的社会工作师,乃至于上述的非正式服务体系、准正式服务体系的人员加入,才能解决案主的问题。而在校园内就已涉及教务处所管辖的考试、成绩、毕业资格问题,学务处的请假天数、操行成绩、记过等课题,导师有自己的教学现场看法,辅导室有辅导的专业主张,不同的专业带来不同的价值、知识、经验、技术。团队工作本是一个难度很高的专业整合,但是不靠团队工作,这些不同专业的个体将如单兵作战般,各自奔波,对学生问题的解决效果不佳,对学校整体的形象也助益不大,甚至互相拖累。

(三)团队拥有共同的目标

别忘了学校辅导团队的目的是教训辅三合一所揭櫫的四大任务:激励教师全面参与辅导工作,善尽教师教导学生责任;增进教师教学效能与人性化照顾学生,融合辅导理念,全面提升教学品质;弹性调整学校训辅行政组织运作,为训辅人员及一般教师规划最佳互动模式与内涵;结合社区辅导资源,建构学校辅导网络(王仁宏,2003)。不管学校如何调整其教训辅组织,或是使用何种教学、管教、辅导理论与方法,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一定会有不同的观察面。例如,注意力缺损过动症的儿童在班级内会被教师认为是影响教室秩序的坏学生,被同学认为麻烦制造者,被家长认为是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老鼠屎。家长就会主动提出要求学校让其转班,但是学校一定不准,因为没有教师愿意接手;或是教师会鼓动家长委员动员家长逼该生转学,该生家长若不服,就会告到教育局或是监察院。教育局碍于保障学生的教育权,一定不会准许学校逼退学生。此时,辅导团队的共同目标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但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利益。因此,协助ADHD学生就医,帮助家长配合训练子女,协助教师、家长、学生认知改变等,是团队的工作目标,而不是把学生逼走才是吻合学校的最佳利益。学校辅导团队的共同目标一定是经过考量学生权益、法律规范、教育哲学、社会期待、辅导理论等,明确界定、相互了解,综合而成。若不能建立学校辅导团队的共同目标,学校辅导团队必然名不副实。

(四)团队成员相互沟通、合作与结合知识Weist, Ambrose, & Lewis(2006)

提醒跨不同专业训练的团队要协力(collaboration)面临三个困境:对传统权威的挑战、地盘之争(turf war ),以及工作职责的限制。不同的专业合力在一起解决特定的问题或需求,每个专业会从自己的训练出发。例如,学校社会工作师带来家庭或生态系统的观点,心理谘商师引进行为管理与评估的重要,辅导教师主张学业与职业谘询,护理师强调健康管理与心理健康的整合,精神科医师建议精神诊断与药物治疗。这些专业各有传统历史支撑其权威,在团队合力工作过程中,权威受到挑战或妥协势不可免。更甚者,每一种专业都有其市场占有、就业压力,一旦必须与他人合作,难免觉得自己的地盘被侵入。一般来说,学校辅导专业对学校社会工作、心理谘商的介入校园辅导最为敏感。最后,在学校体制下,每个专业都有其职掌与分工,这些既定的职务设计要因团队合作而改变是很挣扎的。举例来说,谁来评估?学校社会工作师?辅导教师?心理师?团队工作行政事务由谁来担纲?学校社会工作师?辅导教师?心理师习惯处理志愿案主,学校有多少案主是志愿的?谁有义务协助心理师说服学生志愿接受心理谘商?这些都是辅导团队必须共同面对的。团队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使问题解决的行动更人性、有效,吻合教育宗旨,而解决问题行动的过程是交流进展的,也就是在执行中透过不断地对话、交换意见、凝聚共识、整合知识、交换经验的结果。团队成员要持续地参与沟通、合作、共享决策、相互支持及贡献知识。在这其中,某些辅导专业知识、经验的坚持是必要的,但是要相互说服。例如,师生冲突时,学务处主张要学生在朝会时公开在升旗台上对教师下跪道歉,姑且不论谁对谁错,这种惩处方式已几近于私刑(lynch),不但超出惩处的比例原则,也不顾学童的自尊。就管教学生的效果来看,是用一个更大的错误弥补原先的错误,教师要的是弥补自己受到的伤害,却罔顾学生将因此而受到另一个伤害。惩处的目的已偏离,这种情形在校园里普遍存在,如果不透过辅导团队加以沟通,将不同的知识纳入,整合成一种较合乎人性、教育、儿童权益的辅导做法,校园的不当管教将难以消除。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团队工作

英文关键字:team work

参考资料

林万亿/着。学校辅导团队工作,页576-580。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团队工作】 图片鉴赏

团队工作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